行业资讯
最新动态,最新资讯
黄峥“早退”另有隐情?
发布时间:2021-03-19 阅读量:6983 来源:
3月17日,80后互联网大佬、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声言“未来将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他希望自己能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一时间,引来江湖众说纷纭。
从马云、刘强东再到黄峥,仅仅1年半时间,国内互联网已经有3位创始人先后宣布辞职,而且年龄越来越轻。
拼多多刚刚公布去年的财报,其活跃用户总数接近8亿人,已超过阿里和亚马逊,单从用户数量来看,拼多多已经可以算得上全球最大电商,PDD的股价持续上涨,去年年底公司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黄峥的身家甚至一度超过了马化腾。
拼多多和黄峥正处于巅峰时期,刚刚40出头的黄峥,选择辞职这唱的哪一出呢?
按照黄峥在致股东信里的说法,决定辞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意识到通过规模和效率竞争的传统办法有太多局限性,公司应该从核心技术和基础理论寻找改变的答案,第二是疫情从外部改变了公司,拼多多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新业务,也诞生了新一代的领导人和管理者,是时候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拼多多了。
对此等说辞,小编只能呵呵,依我看,黄峥“早退”,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猫腻。
与财富成功形成对比的是,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拼多多和黄峥都一直处于假货、盗版和山寨的异议漩涡之中。尽管拼多多一直努力提升自身形象,像推出百亿补贴计划啦,对苹果等商品大幅补贴啦,后来连补贴用户购买特斯拉这种放血改变的低端和山寨形象的事情都做了。。。。。。无奈,始终扭转不了外界对于拼多多和黄峥本人的质疑声浪,如影随形般的讽刺是,黄峥的财富如坐上火箭一般窜升,拼多多市值爆炸式增长,反过来又继续放大了外界的质疑。
可怜黄董,个人财富登顶金字塔尖,但是假如未来拼多多仍然无法摘掉那些负面标签,遑论个人财富再多,也很难提升个人的社会信誉度。
去年,黄峥去年通过成立慈善基金,并且将名下部分股份转让给合伙人集体,使其本人在拼多多的股份从43.3%大幅降到29.4%,相应的富豪榜上的排名也迅速下降。然而,随着拼多多股价强势上涨,年底的市值超过了两千亿美元,黄峥的身价再度飙升,甚至超过了马化腾。黄峥再度成为焦点人物。
这就引出本文的关键了。
以廉价商品起家的拼多多,要想改变骨子里的基因及其困难。黄峥正是悟出一个路径:与其通过拼多多来艰苦“塑型”,还不如个人“转型”,抽身而出另起炉灶,投身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
除了拼多多自身的原因之外,中国互联网平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力监管,可能也是黄峥选择辞退的重要背景。去年10月份,Jack马引发的监管风暴,以致全球最大IPO的蚂蚁集团在上市前夜被紧急暂停,由此,大型互联网平台迎来一波“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力规范和监管风暴。
在这一轮风暴中,虽然拼多多暂时未在暴风眼中心,但是,一家伴随巨大假货争议的大型互联网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严的背景下,假货争议始终是悬在自家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谁都无法预知监管之手何时就会让它落下。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周期,举国上下必须都在寻找未来几十年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过去二三十年建立在低成本劳动力基础上的发展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唯有通过持续创新,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突围的共识。而前提条件是,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真正培育出这块高科技产业成长必不可少的土壤。
拼多多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弊端,核心在于假货和盗版的争议太大,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如果不能带头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将极大打击中国各大产业的原创积极性,进而伤害到中国经济通过高科技突围的战略。
小编希望,黄峥“早退”背后更深层次的猫腻,是在社会压力下的一次突围,是发源于企业家的社会良知,是以“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手段,实现把拼多多打造成一个高度重视产权保护的电商平台的目标。
祝愿黄峥,退位喧哗之后,再战江湖,为他自己,也为中国互联网平台赢得世界的喝彩和尊重。
专家团队